全国统一热线
13480411888 苏先生
当前位置:主页 > 健康饮食

人体健康不能缺了硒

文章出处:餐饮公司 分类:健康饮食发表时间:2018-11-26
核心提示:11 月 5 日,由《生命时报》社、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、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主办,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“中国(安徽)富硒产业、功能农业发展高峰论坛”在安徽合肥召开。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探讨富硒产业发展、交流功能农业前景。他们一致认为,富硒产业是新时代的新课题,更是现代农业的新天地、新机遇。
   “腰缠万贯,日食不过三餐。”一日三餐是人类生存的不二法则。如今,人们的饮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“吃得饱”“吃得好”,更重要的是“吃得健康”。多吃五谷杂粮、果蔬、鱼禽蛋奶等均衡营养的理念,大多数人已习以为常。但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矿物质导致的“隐性饥饿”却没有得到重视。硒就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。
 
  富硒产业是绿色健康产业,又是新兴战略产业。富硒功能农业是富硒产业的基础产业,是功能农业的突出代表,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。功能农业今后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
 
  11 月 5 日,由《生命时报》社、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、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主办,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“中国(安徽)富硒产业、功能农业发展高峰论坛”在安徽合肥召开。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探讨富硒产业发展、交流功能农业前景。他们一致认为,富硒产业是新时代的新课题,更是现代农业的新天地、新机遇。
 
  随着全球“大健康产业”时代的来临,农产品消费也从能量消费转入营养消费。现代农业作为前端基础产业,正向着现代化、品优化、健康化、功能化升级。其中,功能农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化、营养化,为大众带来健康的产品,也为农民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。
 
  2017年,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要加强新食品原料、药食同源食品的开发和应用,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,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。《中国科学院2010-2050年农业发展规划》也将“农产品营养化和功能化”列为未来40年中国农业新的发展方向。
 
  针对硒缺乏,富硒农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。依据局部土壤硒含量水平实施和开展针对性的农作物硒营养强化,优化人们饮食中的硒含量水平,是硒与人体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 
  安徽省政府资深参事,安徽省政协原常委、副秘书长,中国功能农业发展联盟,中国富硒产业发展联盟代理事长毛光祥表示,国家医疗卫生改革逐渐从“疾病治疗”向“疾病预防”方向转变,富硒产业、功能农业的发展符合这一方向。富硒农业是富硒产业的基础产业,是功能农业的突出代表。自2010年4月13日,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向省政府领导提交了“引进功能性农业技术,发展有机硒高效农业的建议”,几年来,富硒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初步统计全省富硒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,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富硒产业和经济发展。但目前,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富硒产业标准化体系。仅有少部分地区制定了地方标准,为适应发展需要,制定全国统一标准迫在眉睫。只有完善标准,才能健康前行。
 
  安徽省政府参事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副院长江海河认为,一些传统农业产业中,有些处于过剩状态,大众需求量较小,从而无法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。而富硒农业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,带来更多红利,打出一场漂亮的“脱贫攻坚战”。
 
 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黄建生表示,目前,在富硒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,硒的好处渐渐为大众所知,但富硒产品市场泥沙俱下,一些保健企业不讲诚信,甚至出现了以次充好、假冒伪劣、夸大宣传等不规范现象,损害消费者权益。对此,黄建生有两点希望:一是有志于从事保健产业的企业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,并且严格执行;二是运用新的宣传策略、创新产品时,内容要真实、产品要合法。企业家要做到有情怀、讲良心,诚信经营。
 
  1817年,一位瑞典化学家发现了一种矿物质——硒。这是硒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,但直到1934年,它才引起人们的关注。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含有一定量的硒,尤其在肝脏、肾脏中浓度最高,肌肉组织中总量最多,能占到人体总硒量的50%。
 
  1973年,联合国卫生组织首次宣布,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,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。研究证实,硒是长寿元素,具有抗氧化和提高人体免疫力、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。
 
  适宜的硒水平有助于保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。此外,硒具有保护心血管、维护心肌健康的作用,还能促进生长、保护视觉器官。白内障者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补充硒后,可改善视觉功能。
 
  虽然硒的每日需求量很小,但如果摄入量不能达到人体所需水平,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。比如,如果人体内的硒含量低,会造成免疫功能缺失及抗氧化能力下降;硒缺乏还会使一些“神经递质”的代谢速率改变,体内产生的大量有害自由基也无法及时清除,从而影响脑部功能。但是硒多了也不行,会引起硒中毒,出现呕吐、头发脱落、指甲变形、烦躁、疲乏和外周神经病等症状,必须科学补硒。
 
  硒属于矿物质,人体无法自身合成,只能从外界获取。然而,自然界中的硒是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,人体无法吸收。因此,人体中的硒主要通过食物获取。农作物可以将自然界中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,从而为人体所用。
 
  膳食结构中食物的硒含量决定了摄入量,食物中的硒来源于土壤。土壤中硒含量通常是农产品和居民膳食硒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。然而,据统计,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,中国是缺硒“重灾区”之一,约有72%的地区属于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,从而导致居民普遍缺硒。1980年全面国土硒普查表明,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/3地区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,超过1/3为严重缺硒地区。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适宜摄入量为60~250微克/日,最高耐受量为400毫克/日。但我国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,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,甚至不到日本、美国的1/3。
 
  如何提高食物中的硒含量,如何摄入足量的硒,如何提高硒在人体的转化吸收,一直是行业研究的重点。近年来,一些企业的富硒产品实现了由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。富硒大米、富硒鸡蛋、富硒蘑菇、富硒茶……在市场上出现得越来越多。“富硒”已成为健康新名词,“富硒农业”也迈入了日常生活。
 
  富硒功能农业是指利用富硒地区土壤硒资源,或在非富硒地区采用富硒技术,通过生物转化来发展富硒种植业,生产富硒农产品;或采用富硒饲料来发展养殖业,生产水产、家禽家畜等产品。
 
  近几年,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,做出系列指示,省农委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,要求组织开展有机硒技术的应用,发展富硒农业、富硒产业,尽快形成规模品牌。如今已获得可喜的发展。
 
  2010年,富硒农产品开始小面积试种,如白湖农场共有15万亩耕地,仅试种500亩水稻。现在种植面积达万亩的已有数家,如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,自己种植和合作种植的富硒农作物已达3万多亩,已成长为集研发设计、土壤改良、种植、食品生产与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,为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。带动了富硒产业与食品、养老、休闲、旅游、美丽乡村建设、产业扶贫的融合发展,成为富硒功能农业的示范企业。初步统计,全省富硒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,全国约200万亩。
 
  品种上主要有六类。第一类:粮食类。第二类:水果类。第三类:蔬菜类。第四类:家禽、家畜、水产类。第五类:茶叶。第六类:以天然有机硒为原料生产的各类产品。比如富硒饮料、富硒酒、富硒代餐粉、富硒调味品、各种富硒粉剂、片剂等,据不完全统计,达到了200多个品种。
 
  范围越来越广。立足安徽,辐射全国。现在除了西藏,全国各个省基本上都有天然有机硒的项目。富硒功能农业的影响大,成效显著,取得了农业增产、增效,农民增收,有益于消费者健康的良好效果。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。富硒产业,一头牵着全民健康,一头牵着农民增收。未来,任重而道远。
此文关键字:人体,健康,不能
首宏蔬菜配送公司公从号
首宏蔬菜配送公司老板微信号
全国服务电话:
400-0769-006

首宏公司
服务热线:13480411888
联系人:苏先生
电子邮箱:815665333@qq.com
QQ:815665333
网址:www.songcai1688.net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