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果籽类食用有讲究
核心提示:作为老少皆宜的养生食品,坚果籽类食品一直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,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,网购途径的便利,进口坚果及籽类食品也逐渐流行,而且预包装进口的价格普遍比国内加工的贵。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,“洋品牌”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,消费者在购买时尽量选择正规途径进口的产品。
坚果与籽类食品是指以坚果、籽类或其籽仁等为主要原料,经加工制成的食品。其中坚果是具有坚硬外壳的木本类植物的籽粒,包括核桃、板栗、杏核、扁桃核、山核桃、开心果、香榧、夏威夷果、松籽等;籽类指瓜、果、蔬菜等植物的籽粒,包括葵花籽、西瓜籽、花生、蚕豆、豌豆、大豆等。
坚果籽类不合格原因多样
作为老少皆宜的养生食品,坚果籽类食品一直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,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,网购途径的便利,进口坚果及籽类食品也逐渐流行,而且预包装进口的价格普遍比国内加工的贵。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,“洋品牌”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,消费者在购买时尽量选择正规途径进口的产品。据介绍,在原质检总局2017年公布的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中,有50多批次的坚果籽类食品因检出不合格项而未进入我国市场,涉及品种和原因多样,如原产澳大利亚的核桃仁、混合籽仁、盐焗夏威夷果分别检出霉菌超标、酸价超标和过氧化值超标;原产哈萨克斯坦的葵花子仁检出铅超标;原产美国的核桃仁、带壳花生分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和黄曲霉毒素超标;原产泰国的开心果、腰果、巴旦木检出超过保质期;原产越南的蜜糖腰果仁检出标签不合格等。
营养虽好食用也需有度
坚果籽类食品营养价值很高,但因其油脂含量过高,过多食用对高血脂症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、糖尿病等患者有害。按照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,脂肪是营养标签中的核心营养素之一,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、核心营养素(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钠)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,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可以关注营养标签来合理选择。以每100克坚果中脂肪含量46.0克,占营养素参考值的77%为例,营养素参考值是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(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,nrv)的简称,是专用于食品标签的、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,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。营养素参考值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(rni)和适宜摄入量(ai)而制定。我国规定脂肪的营养素参考值(nrv)是≤60g,消费者不宜过量摄入。另外,很多产品在生产时还会使用香精香料,它们当中有些成分会兴奋大脑中枢神经系统,对心血管病人不利。再者,有些产品食盐使用量较高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提倡培养清淡饮食习惯,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,盐摄入过量可使人体血管张力增加,加重心、肾负担,使血压升高。
合理贮存讲究食用
坚果籽类食品种类繁多,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,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和营养需求来搭配种类,使营养更均衡。由于坚果和籽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脂肪,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较多,容易氧化产生俗称的一股哈喇味,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可选择合适的规格(净含量),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吃完,久存会影响口感,也会损失其营养价值,建议常吃常买。购买坚果籽食类后应当密封避光储存,远离高温、潮湿环境,贮存不当容易产生霉变,有的甚至产生1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。
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做到“四不吃”,即霉变不吃、苦味不吃、哈喇味不吃、过敏不吃。如果吃到霉变、发苦的产品,应立即吐掉,并用清水漱口。对花生、腰果等产品过敏的人群,应注意根据自身体质选择,防止发生过敏现象。食用坚硬的种类时尽量使用工具开壳,不要用牙嗑,以免伤害牙齿。另外,孩童食用坚果籽食类要格外注意安全,避免在哭闹、大声说笑时食用,也不能将食物做游戏般抛入口中,防止呛食而堵塞气管。
此文关键字:坚果,食用,讲究
同类文章排行
- 坚果籽类食用有讲究 8-12
- 烟熏食品致癌吗?为啥外国人也... 8-12
- 有“虫眼”的叶菜也会有农残 8-11
- 妈妈生气时乳汁会产生毒素?专... 8-11
- 开封了的杂粮抓紧吃 8-11
- 多吃海鱼、补充维D 多种方式... 8-11
- 伏天多吃南瓜山药 8-9
- 三类食物助睡眠 8-9
- 谷物粮食夏天为何易生虫?生了... 8-9
- 暑天养生饮食四处方 8-9
最新资讯文章
- 东坑食材配送推荐 茅台紧急叫... 8-12
- 洪梅餐饮公司 推荐 被耍的金... 8-12
- 中堂农副产品 推荐 西班牙警... 8-12
-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... 8-12
- 黄江食材配送推荐 新旧世界葡... 8-12
-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... 8-12
-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20... 8-12
- 坚果籽类食用有讲究 8-12
- 烟熏食品致癌吗?为啥外国人也... 8-12
-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... 8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