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鲜肉最好三天吃完
核心提示: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营养、安全、口感成为选购肉品时大家关注的焦点。怎么挑到令人满意的肉品?又该如何保存呢?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营养、安全、口感成为选购肉品时大家关注的焦点。怎么挑到令人满意的肉品?又该如何保存呢?
山东营养学会理事、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按照加工方法,市场上的肉大致分为3种:冷鲜肉、热鲜肉和冷冻肉。它们口感差别较大,营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。
冷鲜肉是指在分割、剔骨、包装、加工、运输、销售,直到进入消费者的冰箱或厨房前,一直处于0℃~4℃条件下的生鲜肉。冷鲜肉一般只能在具有冷藏条件的超市、市场销售,运输和销售成本较高,因此价格较高。动物被屠宰后,一开始肉是柔软的,但不久之后,肉会发生僵硬等变化,这个过程会产生乳酸。如果肉的储存温度一直保持在0℃~4℃,其本身的酶就会分解蛋白质,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,僵硬状态会被解除,肉会变得松弛柔软,同时会产生一些碱性物质,可中和之前的乳酸。这个过程被称为“成熟”,会产生大量有鲜味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类等风味物质。这样的肉既保持了原先的鲜味和营养,口感细腻、多汁味美,即便不经过焯水,做出来也没有腥味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冷鲜肉买回家以后,不能冷冻储存,否则会造成鲜肉收缩,一些水溶性的营养素也会相应减少,甚至导致一些风味物质流走,口感下降。正确的做法是,放在0℃~4℃的环境下冷藏,最好在三天内吃完。
热鲜肉是指凌晨屠宰,清晨上市,未经任何降温处理的畜肉,也就是我们常在一般菜市场买到的鲜肉。这种肉在常温下运输和销售,容易受到多方面的污染,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,因此保质期较短,最好当天吃完。
冷冻肉指屠宰后分块放进冷冻室,并经过零下25℃以下快速冻结的肉,其贮藏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必须将温度控制在零下18℃以下。在此温度条件下,细菌不易生长,所以吃着也比较安全。但因肉内的水分在结冰过程中体积增加,会使细胞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。解冻时,组织细胞中的汁液析出,导致营养物质流失。另外,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,肉的品质也会有所下降,最好一个月内吃完。
此文关键字:鲜肉,最好,三天,吃完
同类文章排行
- 腐乳要选低盐的 5-23
- 冷鲜肉最好三天吃完 5-23
- 带孩子采摘草莓 这些问题需清... 5-23
- 吃鱼后头晕、恶心 小心“组胺... 5-22
- 春天养生吃点啥 营养专家:吃... 5-22
- 喝醋不能软化血管 5-22
- 健康吃蔬菜三字经 5-22
- 水产品每天别超一两半 5-21
- 春天来了, 这样吃,靠谱! 5-21
- 瓜子花生乱吃当心伤胃 赶紧看... 5-21
最新资讯文章
-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43... 5-23
-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... 5-23
- 腐乳要选低盐的 5-23
- 中堂蔬菜配送公司 推荐 瑞幸... 5-23
-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《201... 5-23
- 冷鲜肉最好三天吃完 5-23
- 大岭山蔬菜配送公司 推荐 苹... 5-23
-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... 5-23
- 南城蔬菜配送公司 推荐 星巴... 5-23
- 石湾餐饮公司 推荐 日照出口... 5-23